火爆银屏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欢笑,更多的是温馨与感动,同时,也引起了家长对亲子关系的热议:身为一名父亲,自己到底花了多少时间陪伴了孩子的成长?又有哪些教育经历令你记忆犹新?



3月22日(周六)下午3:00,由一(4)班(拿破仑班)家长义工团组织的第三期家长沙龙在本班教室隆重举行。这次活动与众不同的是,教室内围成的圆桌旁,坐着清一色的是爸爸。本期沙龙由家长义工团长吴品彤的爸爸主持,同时特邀了嘉宾——本班班主任曾庆明老师参加。沙龙活动紧紧围绕着“教育,爸爸去哪儿了?”这一主题展开,各位爸爸们畅所欲言,直观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大家在坦诚愉悦的气氛中展开了交流和讨论,活动最后,班主任曾老师主讲,大家再以讨论和咨询的方式进行交流。
当天下午的沙龙活动气氛异常活跃,先是班级足球队和篮球队的“教练爸爸”吴桐宇爸爸、陈妍臻爸爸、范俊鸣爸爸以及陈缤淳爸爸分别分享了自己参与班级孩子教育的情况和切身感受。爸爸们听后纷纷感动于义工团家长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班级服务,积极参与孩子们的教育中来。
接下来,爸爸们各抒己见,畅谈了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经历和体会,在讨论过程中,有些爸爸深刻反思自己:认为养育孩子,原本就是爸爸和妈妈两个人的事情,但现实中爸爸们常常觉得养育孩子是“妈妈的事”,即使开始时想要为孩子做点什么,最多也就是一个“友情赞助”。有些爸爸谈到自身体会时说:孩子有了父亲的陪伴和指导,能够玩得更积极,能够促进孩子的多元化发展。在讨论过程中,班主任曾老师及时指出:爸爸对孩子教育的参与程度越高,孩子就越聪明,适应力就更强,性格就更加宽容,更富有责任感。
活动讨论高潮处,大家一致认为:爸爸其实在一个家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爸爸参与孩子教育有利于孩子获得男性气质和处事的方式,也让身为男人的爸爸充分体验到“爸爸”这个角色的魅力。最后,爸爸们纷纷表示,我们应该从做一个“忙爸爸”到做一个“好爸爸”,因为好爸爸可以改变孩子,可以改变家庭,可以改变生活!
随着现场氛围的不断升温,参加沙龙的爸爸们从“家庭教育”逐渐延伸到“学校教育”,沙龙气氛愉悦,原本定于5点结束的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多。最后,意犹未尽的爸爸们才结束了本期独特的沙龙活动。
(文/程诺爸爸 图/张希尔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