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我校“学为中心”语文教研活动在二楼阶梯教室举行,活动分课例展示和专家引领两个环节。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汪潮教授莅临指导,新城校区、第一私立实验学校、温州市少艺校等兄弟学校老师参与本次活动。
上午,三节研讨课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展示了“学为中心,还学于生”的理念,课堂简洁、朴实、高效。先是由叶小白老师执教《盘古开天地》,她抓住关键词让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并借助关键词教孩子复述课文的方法。在关键词的帮助下,孩子们尝试脑海中浮现画面,说出了神话故事的“神奇”。黄臻姿老师紧紧把握文言文《伯牙绝弦》的特点,进行“读课文、说词义、解文义、读收获”四大版块式设计,将短文章教长。整堂课,老师没有过多讲解,引导学生根据目标清晰的学习单,小组合作读、思、质疑、自主学习。周璐老师和三(7)班的孩子们带我们走进寓言王国《狮子和鹿》。她先和孩子一起先了解自学提示,再引导孩子根据自学提示提炼三个学习目标,水到渠成地围绕清晰的目标进行版块式教学。整堂课,孩子们学得有目标、有层次、有进步,提高了学习能力。
下午,汪潮教授对三堂课逐一点评,他肯定了执教老师围绕“学为中心”这一主题进行版块式教学。三堂课均给予了学生大量自主交流、研究时空,并适时引导、提炼、迁移和运用,让学生在课堂上习得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之后,汪教授围绕关键词“还学”作了精彩讲座。汪教授引用大量课例,深入浅出地讲了两方面内容——“还学”的教学观念和“还学”的教学体系。汪教授认为“还学”就是把课堂的时间、场所、机会等尽可能交还给学生及学习。课堂实践中应秉承这样一条重要信念,即“为理解和运用而学习”,要用“把全体学生投入语言的海洋”这一行动口号来全副武装自己。他说,语文教学犹如“植树”,树木是自己长的,别人替代不了它的生长。而且,外界对树的作用主要是根部,而不是枝叶。最后,汪教授鼓励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产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包括文本语言、教师语言和学生语言等。汪教授的报告犹如一缕春风,吹走了一线老师对于“学为中心”课堂的一些雾霾,他高屋建瓴又高端前沿的观点,让老师们获益匪浅。(文/王扬 图/郑建平)